医养新政风口,企业抢滩布局!
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、民政部办公厅、国家医保局办公室、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、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》,部署为期 3 年的医养结合专项行动,明确了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、资源供给、人才培育、质量管控等七大核心任务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划定了清晰路径。
政策引领
医养融合迈向高质量发展
本次医养结合促进行动以 “扩供给、提质效、强保障” 为核心,提出 2027 年底实现县域服务全覆盖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不低于 80%、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医保定点全覆盖等关键目标,从资源布局、人才支撑、医保衔接、安全保障等多维度构建了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。
政策的密集落地,标志着医养结合已从 “试点探索” 转向 “全面推进”,从 “补齐短板” 迈向 “提质增效”。对于企业而言,这既是明确的发展指引,也是重大的市场机遇 —— 县域服务网络建设、失能失智照护、中医药医养融合、互联网 + 医疗护理等重点领域,将成为行业竞争与合作的核心赛道。
企业深耕实践
专业响应政策
面对政策机遇与行业需求,企业作为市场主体,可立足自身优势,从以下维度精准发力,推动政策落地见效:
1 优化服务布局,构建全域覆盖网络
紧跟政策 “县域全覆盖” 要求,推进医疗与养老资源统筹规划,重点布局县域医养结合项目,通过 “医疗机构 + 养老机构” 毗邻建设、现有设施功能转型等模式,打造 “就近可及、全程连续” 的服务网络。主动对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,推动机构纳入医联体统一管理,实现转诊、康复、护理等服务无缝衔接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。
2 强化人才支撑,筑牢专业服务根基
响应政策人才培养号召,建立 “院校合作 + 内部培育 + 继续教育” 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。与高等院校、职业学校共建医养照护与管理、智慧健康养老等专业实训基地,扩大专业人才储备;完善内部培训机制,实现管理人员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全覆盖,重点提升老年医学、长期照护、营养指导、心理辅导等专业能力,打造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服务团队。
3 创新服务供给,满足多元健康需求
聚焦老年人全周期健康养老需求,深化医养服务融合创新。一方面,强化失能失智群体保障,开设失智照护专区(单元)、记忆门诊,提供健康评估、康复护理、营养干预等定制化服务;另一方面,发挥中医药优势,推广中医体质辨识、养生保健、适宜技术等服务,打造特色中医药医养品牌。同时,积极推进 “互联网 + 医疗健康”“互联网 + 护理服务”,拓展居家医疗、远程问诊等服务场景,提升服务便捷性。
4 严守合规底线,筑牢安全质量防线
将合规运营与质量管控作为核心竞争力,严格落实老年人入住评估、动态监测、药品管理等制度,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,提供整合型一站式服务,确保 Ⅱ 度及以上压疮新发生率控制在政策要求范围内。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,加强消防、传染病防控等应急演练,完善风险防范机制,为老年人提供安全、可靠的服务环境。
5 对接政策保障,提升服务可及性
积极对接医保政策,推动符合条件的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,完善互联网 + 医疗、上门服务等收费衔接,减轻老年人负担。主动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,优化护理型床位供给,推动服务标准与评估标准衔接,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更多老年群体。
凝聚行业力量
擘画康养新篇
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政策引导、企业实践、社会参与的多方协同。我们坚信,在政策东风的加持下,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,医养结合将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源整合、更优质的服务供给、更广泛的民生覆盖,为亿万老年人托起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。期待与各界伙伴携手共进,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中,书写医养融合发展的新篇章!